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,渤海湾畔。面积1.1万余平方公里。天津是退海之地,以市区而论,茫茫大海在4000年前就向东北方向退去了。
天津地区的形成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。唐中叶后,天津成为南方粮、绸北运的水陆码头。宋金时称“直沽寨”,元朝改称“海津镇”,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筑城设卫,称“天津卫”,已有近600年的历史。天津又名直沽,在《金史》中有文字记载。
历史上的天津,既是食盐产地,又是漕运枢纽。封建王朝通过水路(河、海)调运粮食、物资,供应京城或军需,这就是漕运。早在三国时代,曹操为了北征乌桓,曾在今日的天津一带开挖平虏渠、泉州渠和新河,沟通南北水道,以利军运。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,这里又处在运河北端,成为河运、海运的交汇之地。唐代时,是停舶海上、内河漕船和储存军粮的重地。元代因运河淤浅不畅,要通过海路转运漕粮。由于南北舟车聚汇,商贾云集,天津成为货物集散之地,城镇也发展起来。
天津是中国的一座文化历史名城,也是中国北方文化艺术的发祥地之一,素有戏曲“南北交汇的大码头”、“北方曲艺之乡”之美誉。天津的民间艺术以泥人张彩塑、杨柳青年画、魏记风筝、刻砖刘和天津地毯、挂毯驰名中外。
天津的饮食文化也从隋朝大运河开通时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,它不仅仅局限于中华民族的烹饪、茶、酒这三大饮食文化,更饱含着多年来天津地域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。天津的美食餐饮在全国都是独具特色的,不但吃出了名气,还吃出了水平。据说,乾隆下江南几次路过天津,“搓”过几顿赞不绝口,竟将黄马褂和五品顶戴花瓴赐给厨师。走在天津,各种风味食廊和许多遍布街区闹市的各式餐厅,饭庄,快餐店不时有阵阵“撩人食欲”的香气扑鼻而来。特别是闻名全国、天津风味的老字号:狗不理包子、桂发祥大麻花、“耳朵眼”炸糕、......更让人垂涎欲滴!
     |